星期二, 3月 24, 2009

倫敦學習團.二




行程的第二站,來到了英國議會的所在地西敏寺(Westminster)。這個差不多每個訪英旅客都會到此一遊的景點,除了外貌所看的大笨鐘和議會大樓外,內裡的意義和氣氛,更加使人著迷。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筆者有幸參觀了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和上議院(house of lords)的情況,看到了實際上的議院,面積比起在電視上要細小得多,下議院的面積,我想只有香港立法會的三份之一左右;每個議員都是肩並肩、腳貼腳般坐在長椅上,前面沒有插電腦的位置,只有一張桌子放文件,但也許這樣才讓議員們更加專心於辯論的內容。上議院比較大一點,裝修也比下議院華麗,有著宮庭的氣派。只可惜議會之內不許拍照,未能留下倩影,讓自己懷念一番。

最精彩的環節,來自參觀當天的首相答問時間(prime minister questons,或簡稱PMQ)。每個星期三的中午十二點,首相會到下議院,接受議員的提問,但一般來說,有一半的時間都是首相和主要在野黨的黨魁在辯論。筆者有幸抽到了入場券,能夠坐在公眾席上,近距離觀看首相白高敦,與被視為極有力成為下任首相、在野保守黨黨魁卡麥隆(David Cameron,另有譯作金馬倫或甘民樂)的精彩辯論。十五分鐘的辯論,先由卡麥隆發炮,猛烈批評政府在應付經濟困局無能為力,白高敦當然不甘示弱,羅列數據,連珠炮發,針鋒相對。雙方敏捷的反應,對數據的掌握,銳利的辭鋒,加上身體語言的配合,後排議員的聲援,所有東西結合,比任何一齣電影都要好看。近距離感受過後,才知道真正的政治家該當如何,那種懾人的魅力,真教人期待香港何時才可以有像這樣的特首答問,何時才有這樣一些厲害的政治家誕生!

下午的時間,學校安排了不同的人跟我們作對談。有獨立報的政治記者,有英國廣播公司的政治節目負責人,有下議院議員,亦有政治顧問,三個小時的交流分享,獲益良多。

如劉姥姥入大觀園,大開眼界,啟迪甚豐。

星期日, 3月 22, 2009

倫敦學習團.一



在學校的安排之下,剛參加了三天的倫敦學習團。三天的旅程包括到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gh)、英國的國會大樓西敏寺(Westminster)以及一家為英國傳媒提供稿件的通訊社Press Association。行程得著甚豐,分開數篇與大家分享一下。

在說每日電訊報參觀的經驗之前,也許先簡介一下英國的報業情況。英國的報業,主要的分為著重在政經新聞的精英報章(elite press / broadsheets),以及主力報道八卦新聞,又或者以嘩眾取寵的方式吸引讀者的小報(tabloids)兩大類,當初幾份最高銷量的,小報代表有太陽報(the sun),每日郵報(daily mail),精英報章就有衛報(guardian),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及我們這次參觀的每日電訊報等等。跟香港的一樣,同樣面對著銷量下跌,讀者人數下跌,廣告收入減少,免費報紙的出現,以及來自其他媒體,包括互聯網的競爭等等問題和挑戰。

為了迎合挑戰,以及更有效地整合多媒體與互聯網的效力,電訊報在大約兩、三年前,來了一次大革新。首先,他們把辦公室搬到現在位於倫敦victoria區的商業大樓之中,把以往分隔在不同層數的不同工作崗位,集中在同一樓層。樓層的正中央有一張圓桌,他們稱之為「中樞」the hub,報章的主編,決策編採人員,以及來自各組的人員,就會在這裡討論每一單新聞的重點、內容、表達手法、所佔版面等等,決定了後,就會把訊息分發到從中樞散發開去的各組代表之中。他們形容,這是一個整體思想上的轉變,把從前各自苦幹之後,再由編輯埋頭修改的想法徹底轉變過來,更有效、更快速地對新聞作出應變。

在結合不同媒體方面,他們在自己的網頁上,設立了影像的結合。他們與一間英國電視台ITN合作,把不同新聞的錄像轉化成網上版本,然後結合在報道當中,而不只是像香港的報章般,只是單純把報紙的內容搬到網上,又或者另闢地方,作為網上錄像新聞的基地,而欠缺了把影像和既有的報道結合起來。對此,每日電訊報的負責人說,他們引入錄像新聞,是希望重歸基本面,用各種可能使用的媒體,把要說的新聞故事說好。他們都承認,有些新聞,任你有再好的文筆,都是不可能用文字完整地、實在地描繪出來的,但用其他媒體,包括聲音,影像,動畫等等就可以輕易地把訊息呈現,讓讀者更容易了解情況。

但說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利用web 2.0當中,用家提供資訊這一個互動的特點,來豐富自己的報道的做法。香港的報章,這方面做得較多的是蘋果日報,很多報道都會希望讀者可以把想法回饋給報章及公眾知道,有線的「新聞有線人」也鼓勵觀眾提供新聞線索。電訊報更進一步,他利用自行研發的技術,研究在報道旁邊,透過輸入關鍵字,讓系統自行在互聯網不同用戶的blog,facebook,twitter,digg,討論區等等提取相關的資料,然後在報道旁邊顯示出來,情況其實就像在以報道作為一個討論的話題,新聞的頁面就提供了一個公眾討論的空間,大家可以即時看到不同人的意見,促進了民主社會中提倡的公民參與與交流。聞說系統快將完成,完成之時再找個例子,檢視一下這個系統的成效,但單從概念而言,已經令人期待。

看過別人的經驗和做法,香港報章在結合互聯網與多媒體的力量時,也有借鑑的地方:

一.瀏覽速度。踏進了寬頻時代已久,大家漸漸習慣了看網頁是不用等太久的,大概十五至二十秒已經是極限。現時香港各份報章的網上版,速度算是不俗,不過有時就會因為要載入廣告拖晚了整體的速度,這樣到最後可能會影響用戶瀏覽網站的感受,結果轉投別份報章的懷抱。以筆者為例,以往曾試過有段時間很怕到那份公信力第一的報章的網站,因為要等待載入廣告,往往要等上三十多四十秒,才可以看到頭版內容。

二.著重結合。每份報章其實都只是一個品牌,一個標誌,用那一種表達方式,其實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報道的準確性和可讀性。各報章可以考慮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故事,甚至可以考慮與電台與電視台合作提供內容。舉個例,早前的社民連三子連環大鬧議會,用影像就可以更繪聲繪影地表達當然亂的情況;特首的「鬥up」辦論,如果可以有聲音提供,就可以讓讀者更好地判斷。換個角度來想,其實報章要做的,就只是像現時很多的blog的做法一樣,在文章當中加入youtube檔案而已,要解決的就是版權問題,更新的即時性,存取格式等等技術問題。

三.公眾參與。筆者認為,報章的出路,也許就在於「互動」二字。要留住讀者,就要令他們覺得他們是一份子,覺得自己屬於這個社群。從提供內容,發表意見、凝聚動員、甚至帶起話題,統統可以透過網絡工具的幫助,增加公眾的互動性。說到底,報道要服務的對象,始終還是大眾。

對於報章的前景,每日電訊報的負責人並不感到悲觀,反之,他更認為現在是提升公眾參與,更直接地面對群眾的契機。當然,要如何解決資金的問題,對英國和香港的報業都是一項很大的挑戰。電訊報的做法是透過網上廣告收入,以及在相關廣告旁邊提供商品銷售,然後與供應商拆帳的形式來創造收入。其實香港的媒體是有市場的,畢竟,世界上使用華文的人口,不會比使用英文的人口為少。只是,內地相對封閉的新聞環境,封殺了香港新聞行業拓展大陸市場的機會。既然電影、電視等文化產業都可以有更緊密合作,為何新聞行業不可以成為CEPA的一份子?

星期五, 3月 20, 2009

Second Chance

與一眾好友們談起,說到彼邦生活和學習,除了是要學習知識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可以暫時放下工作,重新的思考生活、工作、家庭和自己等等人生的意義。的確,這幾個月來,書本上的知識的確是得到了,而且內容還算有趣,不過我覺得最大的得著,還是又得到久違了的、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

跟一同前來的好友J談論了這個問題,他覺得能夠到這邊是一個幸運,就像回到從前讀大學時期,每天要做的,就是上課和遊玩,一天二十四小時完全屬於自己,何時工作,何時玩樂,都是自己作主。他年紀比我大一點,他說他在我這樣的年紀時,根本沒有想過自己可以有第二次機會去享受這種人生。

我們都是幸運的,至少我們都沒有太大的經濟負擔,至少我們都可以暫時的這樣豁出去一下,尋找失落了一點感覺和生活。我明白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這樣的奢侈,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分享這樣的經驗,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這種第二次機會。

常常聽到別人說,為甚麼自己好像懷才不遇,好像上天從來沒有給予他們機會。我想,機會,其實人人都有,只在乎你到底有沒有好好的把握。好像我的這個second chance,要是我當初沒有盡心填好報名表,沒有花時間報考大學,沒有找好的提名人幫我寫推薦信,沒有在面試前好好準備,沒有在面試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即使家中沒有經濟負擔,即使心中有多想到外國留學,這個second chance終究不會到來。

當然,更重要的,是得到了second chance之後,需要好好珍惜,好好感恩,才不負一切令你得到這個機會的人和事。有很多人其實已經擁有很多,但他們都身在福中不知福,只懂怨天尤人,這種人無論有幾多機會降臨,他們都不會知道。

所以,我會好好的享受在彼邦的日子,好好的學習,好讓自己成為一個更有知識見地的人,為將來而努力。可能我這個想法有點傻有點天真,但我相信冥冥中自有主宰,上天安排我有這一年的經歷,必定有其意義,也許是在為將來其他可能降臨在我身上的機會而作準備。

願所有正在彼邦拼搏的留學生們共勉之。

星期四, 3月 12, 2009

一滴眼淚

一石尚可激起千重浪,試問一頭大笨象插水,會激起怎麼樣的浪花?

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感情寄託,財富依賴,就在金融海嘯之下,被捲得肢離破碎。收市後的競價時段,十秒間,讓這間跨國大銀行的市值,失去了五百億。就連出名硬朗、言辭辛辣的股評人,都在鏡頭面前,灑下了感觸的一滴眼淚。

供、抑或不供,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想法。不過,幾多香港人的心,已經被這頭大笨象傷害了。

股價當然可升可跌,誰也不能保證股價只可以長升不跌。有人說,這次的金融海嘯,正好為投資者上了一課,教他們不要對股票談戀愛,要理性分析。亦有股評人立即改變態度,以往投予無限信心的,都說要看清業績,不要盲目追隨。

也許我們都該感謝菁姐的一滴眼淚,為香港人的哀愁情緒,暫時提供了半個出口。剩下的半個,恐怕就要靠匯豐管理層的努力,以及整體經濟情況好轉之後,股價慢慢回升之時,才可舒一口氣吧。
==========================================
一滴眼淚 陳奕迅

天若不讓我愛她 為何把我心交給她
眼看愛情的花就要美麗 妳卻 先說放棄

愛像一場無心雨 讓有情人都該受盡委屈
把你的心妳的笑容都還給妳 只留下我愛妳

讓城市流傳是非 讓人說誰辜負誰
只有天知道愛永遠不老 真心的人難找

我沒有流一滴淚 不勉強不後悔 一顆心靜靜的破碎
在這花開季節 有陽光和喜悅 卻有人為愛枯萎

我沒有流一滴淚 沒苦痛沒喜悲 只是心慢慢地憔悴
在這相愛季節 有祝福有陶醉 我們卻只剩感謝

PRESENTATION

完成了第一次在英國的GROUP PRESENTATION,感覺新鮮。

記得在UNDERGRADUATE的時候,唸的科目大多不需要PRESENTATION,只是交功課,寫程式,也不用寫太多的文章和討論。只是在最後一年做FINAL YEAR PROJECT,以及書院的SENIOR SEMINAR時,才有PRESENTATION的需要。不過,畢業那年碰上了沙士,最後學期末的FINAL PRESENTATION都取消了。

上個學期所做唸的科目,都只是需要寫ESSAY而已,不用做PRESENTATION。所以這個學期特意挑一些要做GROUP PROJECT的科目來唸,希望感受一下和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合作,滋味會是怎麼樣。

這天完成的,是一科有關DEVELOPMENT JOURNALISM的PRESENTATION,有機會的話,為大家介紹一下到底何謂DEVELOPMENT JOURNALISM。組員有來自非洲的,有英國的代表,也有來自亞洲的我,大家在合作之中,了解到不同地方的工作態度和模式,也讓我有個練習英語溝通的機會。

合作過後,我更加相信,我們香港的學生,英語水平其實是不錯的,同時我們也很努力和盡責。別誤會,不是說我的組員的態度讓我感到難受,只是想說我們香港學生其實不用妄自菲薄,有時候即使是英國人,他們在做簡報時,也會含糊不清,讓人不明所以。所以,其實我們只要勇敢的、開口說英文,自然可以有所進步。

至於PRESENTATION怎麼樣?WELL,我想還算可以吧,至少同學們都沒有露出疑惑和不解的表情吧。

星期三, 3月 11, 2009

The Best Debaters



<以下內容含有故事劇情,請留意>

由丹素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執導和主演的電影,是少有關於辯論的電影。電影以一隊黑人辯論隊的故事,述說當年黑人在美國受到的岐視和虐待。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德州,當時黑人還沒有受到像今天般的較為平等待遇,白人對黑人濫用私刑的情況,還是可以在一些鄉郊地方看得到。私刑的方法很殘忍,他們會把黑人吊死,再用火燒,又或者把手指砍下來,總而言之,是慘不忍睹的做法。丹素華盛頓扮演一間黑人大學的大學教授,他相信說話和語言的力量,於是在校園內成立辯論隊,希望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

在教授的指點之下,辯論隊戰無不勝,於是教授開始把辯論隊的戰績寄給各間名牌學府,希望可以引起公眾的關注。途中辯論隊遇到種種波折,包括有隊員離隊,教授被捕,隊員之間的爭論,小隊員的緊張令辯論隊初嘗敗績等等。正當絕望之際,身為當時全國冠軍的哈佛大學辯論隊邀請他們到哈佛作賽,賽事更會作全國廣播。在比賽前一刻,雙方被知會辯題有變,只有四十八小時準備。到底戰果如何?

回想起來,我與辯論好像結下了不解緣。還記得當初讀中一的時候,在當時的師兄呂秉權的鼓勵下,參觀了一場辯論比賽,支持自己的學校。只見辯員在台上雄辯滔滔,用理性的理據與感性的表情,把對方的論點一一擊破,得到了觀眾如雷的掌聲以及評判一致的認同,順利打入次圈的賽事。不過當時性格木訥,又不擅辭令,結果沒有加入辯論隊進行訓練。

到了大學上莊之時,進行了諮詢大會,其實就是一場莊員與會員之間的辯論。不過在那時的我們都太好勝,不明白前輩們提出的問題,不是為了要刁難我們,而是要我們細心考慮各種活動背後的理念和意義,籌辦時的各種可能出現的困難。

想不到投身工作之後,還有機會接觸辯論。每次的立法會會議,其實都是一次辯論,看各黨各派如何在議事廳陳述理據,唇槍舌劍。自己甚至做過兩次辯論比賽的評判,實在受寵若驚。

曾經有一位辯論界的前輩告訴過我,辯論,就是要說服別人去接受自己的觀點,當中可以動之以情,可以說之以理,只要對方氣急敗壞,又或者方寸大亂,就已經勝了一半。我想,在生活中,辯論的訓練的確可以讓我們更加仔細的探討問題的真偽,從而建立自己的價值觀。辯論亦和爭吵不同,不要非要迫對方於死地不可,在論述自己觀點的過程之中,還要保持謙謙風度,談笑間讓對方承認自己觀點有錯。

聽說當初英國管治期間,把辯論引進香港幾間名牌學府之中,是用來培訓將來的政務官。而在今天,政府在政務官面試之時,亦是採用這種辯論的方式來進行,除了可以評核考生的思辯和批判能力之外,亦可以看出考生的價值觀,是否適合當上決定政策的工作。

說遠了一點。即使你對辯論興趣不大,但單看丹素華盛頓的演技,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

星期四, 3月 05, 2009

不派糖,可以嗎?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公布了他任來的第二份預算案。面對金融海嘯帶來的衝擊,今年的預算案不能再像去年般大派盈餘,主調亦由與民共享經濟繁榮的成果,變為如何穩定經濟,保住就業。

預算案公布後一兩天的報章意見,大都認為這份財政預算案不太合格,主要批評覺得財爺焦點模糊,說要開展職位,新開設的職位卻不能有效針對失業大軍;退稅措施被批評為力度不足,六千元的退稅只是杯水車薪;為大學畢業生而設的實習職位,月薪四千,比快餐店清潔工還要低;新開設的所謂「上網輔導員」,亦被譏諷為但求開設職位,濫竽充數的水份。

我們都明白,編寫這份預算案,要面面俱圓,得到市民的掌聲,是極其困難艱鉅的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金融海嘯下,首當其衝的,是金融業的一班精英,之前銀行收緊信貸,漸漸蔓延到做生意的周轉不靈,公司倒閉,小市民打工仔被裁,飯碗不保,繼而影響消費信心,造成惡性循環。所以才會先有唐英年希望匯豐電盈不要裁員,又有曾蔭權和曾俊華上演行街血拼騷,希望帶頭刺激消費。財爺一方面要想如何帶動就業,一方面卻又被「大市場,小政府」這個曾班子的金科玉律所緊縛,只能以所謂「先行者」的角色介入市場,同時又要為了應付民意和政黨的壓力,不得不推出紓困措施,把庫房中的錢分予大眾。

筆者認為,與其派糖,倒不如集中資源,為香港切切實實地想想將來的路該如何走,如何能夠更有效持續地發展下去。以往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幾頭馬車,好像房地產業,旅遊業,金融業,轉口貨運業等等,近年來都受到各方各面的挑戰,香港的領導地位正在動搖。要養活七百萬人口,必須想好將來的發展該怎樣走。曾特首曾經說過,要把香港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又謂單單金融業,便可以養活一千萬人口。一場金融風暴之下,未知曾蔭權的想法可有改變。

蔡子強在明報的論壇中,也說了相似的論據,他提出了幾個問題:

- 經濟好景時,要「還富於民」,所以政府要派錢;但到了經濟不景時,因為要「紓解民困」,所以政府一樣要派錢,那麼究竟政府幾時才不用派錢﹖

- 如果每一次,我們都不問緩急先後,而是一股腦兒,從中小企、中產、草根、大專畢業生、社福界、勞工界……每一個人統統都問,究竟政府(如財政預算)可以如何幫到我﹖我可以拿到哪些好處﹖那麼香港15%的個人入息稅、16.5%的企業利得稅,這樣的低稅率還能否維持﹖我們是否應像一些福利主義國家那般,大幅調整我們的稅收結構﹖

- 如果政府「拍心口」擔保幫每個人都安排到一份好工,而且是那些如熒光幕年輕受訪者所要求,夠錢唱卡拉OK的好工、長工,那豈非我們要搞計劃經濟、就業分配﹖

- 有議員要求政府加碼200億,否則便會否決預算案云云,究竟除了一個叫價之外,他們有否具體方案,讓這些公帑真的用得其所﹖

蔡子強說,也許普選可以讓我們選出更有認受性的政府,從而可以更大膽、更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且勿論這個假定是否成立,他所提出的問題,正正是我們所要考慮的。

飯碗是用來盛飯的,不是用來盛糖果的;作為一個家庭的成員,要是大家不好好想想,如何一起努力去找米源開飯,保住飯碗,而只懂伸手要糖,只求一時口舌之福,不理長遠果腹之道,縱然政府有五千億儲備,亦會瞬間付諸東流。

星期三, 3月 04, 2009

傳統

城中一所著名的男校,曾經孕育了多少社會精英,校園內的一片草地,也讓多少舊生緬懷。不過,近幾年名校大興土木,興建宿舍,小學部,體育館,跑道,已讓舊生們覺得面目全非。最近更醞釀引進新課程,並且打算招收女生,理由是讓校內男生帶來新的思維。

舊生們當然大感不滿,紛紛在各處戰線發起抵抗,希望校董會可以收回成命,讓百年老校可以繼續輝煌。名校有接近一百四十年歷史,以全人教育而著名,學生們都獨當一面,或於學術成就,或於音樂造詣,或於體育競技,或於領袖才能,只要提起名校的校名,大家都會知道,在這所學校畢業的,都是出類拔萃的人。

名校何以會成為名校?我想,原因,在於「傳統」二字。一所名校未必有很久的歷史,但都有良好的傳統。所謂傳統,是指隨著時間過去,品質依舊沒變的那種讓人安心的溫暖感覺。名牌不單單是一個名字,而是世人對其傳統的一份尊重,對其品質的一份肯定,對其維持優良的決心的一份加許。每個名牌都有自己的一份核心價值,都知道自己與其他品牌相異之處,知道自己能夠鶴立雞群的原因。

百年老店,有麝自然香,當然能吸引顧客惠顧;但若顧客走進店內,發現與印象中的傳統大相逕庭,恐怕只會讓顧客感到失望。當然,百年老店有時都要搞搞新意思,讓人保持新鮮感,也不致於落後別人。不過,要是那意思新得連傳統價值都要摒棄,連大眾印象都要顛覆,連核心資本都要放開,那,是否值得呢?新意思的作用,到底是應該為品牌帶來衝擊,為市場帶來迴響,還是為顧客提供讓他們安心、信賴的服務和產品?

的確,有時候過時的傳統,是應該放下,讓大家一起與時並進的。但,希望改革者可以好好的想一想,到達改革為何,為誰。一份傳統,就如一份基業,要建立需時百年,要破壞,也許只需一瞬間。

Slumdog Millionnaire


也來湊個熱鬧,寫寫一篇這個奧斯卡最佳電影的觀後感。

香港譯做<一百萬零一夜>,故事說的是一個從印度貧民窟出身的男孩,希望透過參加百萬富翁這個膾炙人口的電視遊戲節目,從而找回失去音訊的青梅竹馬女伴,到最後當然大團圓結局,贏得獎金,抱得美人歸。

報紙的評論已經說了很多很多,也不想再拾人牙慧。自己看過後覺得,電影的情節雖然老土,卻教人不期然的追看下去;用百萬富翁中的問題,勾出主角兄弟坎坷的童年經歷,也不致於太過牽強。印度貧民窟的情況也的確如實地展示出來,沒有避重就輕,沒有粉飾太平,也許這就是讓人擊節讚賞的原因。

老實說,這片相距荷里活的專業製作,尚有一大段很遠的距離;可是卻正是這種實況感,觸動了觀眾的心靈。沒有看過其餘的幾齣提名電影,沒資格批評這套戲能夠當選最佳電影是否夠格。不過,也許,電影中的世界,不一定要大牌明星,只要光影、音樂、剪接、故事,有那一種能夠感動了你,就已經足夠。

星期日, 3月 01, 2009

大地回春

春節都過了一個月了,也應該是時候準備一下自己,迎接春天的來臨。

聞說香港一早已經迎來了春天了:二月的最高氣候已經有二十八度,有幾天也潮濕得讓人吃不消。雪菲爾這邊呢,氣溫也不像一兩個月之前的只在零度附近徘徊,有時在正午時分,氣溫也有大約十度左右,遇上陽光普照的日子,走在街上都也悏意得很。

不過,人就是這樣,將要失去的時候,就是最掛念之時。這兩天晚上,卻又回想起一兩個月前,每天晚上都要開暖氣才能夠工作的日子;又想起那些要靠灌熱茶和熱朱古力,才可以叫自己撐下去的時光;又想起那些每天出門之前,都一定要把頸巾和手套穿戴好才可以出口的過往。

當冬天要離我而去之前,才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好好感受過寒風之下雪菲爾的美,心情也變得有點鬱悶。也許,這是因為春天的到來,就正正揭示了一年的留學生活,轉眼就已經度過了一半。

不過,沒有冬天的過去,那會有春天的來臨?好友B告知,雪菲爾的春天和夏天是特別美的。到處鮮花遍野,春意盎然,日照時間也開始慢慢的變得更長。與其傷冬悲秋,何不迎春接夏?與其望門輕歎,何不坐言起行?踏入三月,繼續要好好用心感受和享受留英的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