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月 28, 2012

偶像


從小至大,其實也沒有甚麼迷過偶像。追明星新聞是有的,少男時期喜歡看長髮女生,於是公仔箱中的長髮少女,自然迷上了。不過,那是單純的愛看,不能算是偶像。

要當偶像,我想還應該在好看之上,多加上一重意味。偶像的偶,本身就有好看的深層意思,大概沒有人會喜歡一個難看的人偶吧!但其實要點在於偶像的像。成功的偶像,必須使粉絲們想像他們一樣。至於像些甚麼,可能是樣貌,身材,歌藝,演技,成功,等等。

偶像之所以能成為偶像,在於他們願意為那些想讓人跟隨的東西而努力,願意為目標而犧牲。所以,我覺得郭富城是一個偶像,他願意為著守護自己的身材與六塊腹肌,辛苦鍛鍊,成功吸引大家羨慕的目光。

最近開始覺得他真正成為偶像的,是謝霆鋒。在電視看到他的訪問,使我特意到網上找回他在科大分享的視頻來看。大概你也聽過他成立的後期製作公司的故事,那種為自己心中信念努力不懈,那種為實踐心中價值而作出的奮鬥,那種對事情有自己一套完整看法的清晰,一切都讓人覺得這個三十出頭的人,是我們這一輩應該共同效法的偶像。

聽過一句說話,說其實自己就是「自己」這套偶像劇的主角,你絕對可以決定該怎麼演,劇情可以如何發展。我想,要成為偶像之前,該先學懂怎樣欣賞其他偶像的厲害之處,才可以成功被別人當成偶像吧。

星期四, 10月 25, 2012

後悔


後悔這個詞語,有著一點獨特的意味。

後悔的後,在於事情發生之後,沒有發生之前,不會有後悔之後。後悔的悔,有兩層意味,一是事情的結果使得你情願沒有發生過,二是事情的結果不如你當初所預期的情況。

若是第一種情況的後悔,也可細分為早知結果和不知結果。若早知結果而為之但卻又來後悔,是謂多此一舉,因為你早知事情會這樣結果,你不知的大概只是那未能預期的感受,包括是個人的、別人的。

若一開始未知結果而又來後悔,大概與第二種事情的結果不如當初預期般相似。英語中有個說法,叫作buyers' remorse,說的就是一般買了東西的人,在某個時間都會對所買的東西來後悔。這種後悔也許沒有甚麼特別原因,套用我的說法,大概是在買的當刻有預期到在買回來後使用時會有特定的效果,但當使用過後卻發現效果不如預期。

所以,或許後悔的源頭是來自於有「預期」。後悔買入下瀉的股票,因為當初預期他會節節上漲;後悔到某個使人掃興的派對,因為當初預期到派對會得到某些快感;後悔責備朋友,因為當初預期朋友被責罵後會知錯而改而沒有後果。

所以,只要你做事情前有所預期,做事情後就不要後悔。

星期二, 10月 23, 2012

詞語


從小到大,我都愛拆解詞語中的意義。

媽媽常跟我說,我小時候愛拿本字典來讀。我還記得家中有過的那本字典是深藍色硬皮封面的,只是出版社就真的忘記了。當時總愛找一個部首,然後從第一個字開始讀下去,看到不認識的新字,會好奇一下這個字到底怎樣運用;看到已經認識的字,會看看有沒有其他的用法,又或者有沒有其他的讀音,甚至會研究那些「XX切」的拼音系統到底是怎樣運作;而看到古怪的字,例如是古字,又或是異體字,也會留意到底與現在的那個字相通。

慢慢地學到生字後,就會看到詞語中的更深刻層意思。中文很特別,詞語由字所組成,而每個字又有其個別含意,是以必須細意思考,看到每個字的意思,才能更加明白拼在一起的詞語的真正解釋。

這樣說好像有點玄,舉個例吧。比方說「睡眠」,大概大家都知道是甚麼意思,但若你仔細的拆解,「睡」即雙目下垂,是故閉上兩眼即可小睡片刻,但若要真能入「眠」,雙目如像人民般維持不動,則需進入另外一種狀態,是故多聽「失眠」而少聽「失睡」。

當然,我會稱呼這種為我個人特色的拆字拆詞解釋法,未必有著濃厚的中文根據。但有時這種拆解後,會給予詞語新的意義,也能算是一種樂趣。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跟我玩個遊戲,你們把想我拆解的詞寫在留言,我就在下一篇博文以此為題,隨心而寫,由心而發。未知諸位看倌可有興緻?

星期一, 10月 22, 2012

懷舊

Boy London, Mofork, Kamachi, Body Glove, Mandarin Duck, 這些牌子,你懂得多少個?

事緣某次跟同事談起讀書時期的所謂名牌,大家不約而同地談起了這套似曾相識卻又忘記了的牌子。一眾同事都是差不多年紀的,自然也會認識這樣堆品牌;年輕一點的,看著我們越說越興奮,只有在一邊斯人獨憔悴,搭不上咀。

大概他們都不明白,為何我們會為這些「過去式」而興奮。早幾年曾經興起過一股八十年代風,讓人緬懷那個被一代人稱為黃金時代的種種,從音樂,時裝,打扮,到電視劇,明星,到地標,然後到一起經過的大事件,每說一遍就能滔滔不絕的接下去。與其說他們都不願接受現實的殘酷而希望回到過去青葱歲月的美好,倒不如說他們從不忘舊,懂得欣賞經歷過的路途來得使人欣慰。

相信很快就會又有人做一系列的九十年代回顧經典展,因為我們這一輩九十年代成長的人,慢慢開始踏入人生的下個階段,負擔、責任、壓力、枷鎖越來越多,自然會想能夠放下所有,無拘無束,而這些屬於過去的象徵物品,大概就是讓我們思想回到過去的鑰匙了。

心懷舊事,未必為差;反之,貪新忘舊,也許更加使人憤慨。

星期一, 10月 15, 2012

秘密


相信沒有誰,心裡面沒有秘密。

秘密,可能是小時候曾經偷偷吃掉家中的糖果而沒有告訴媽媽;也可能是幹下不可彌補的大錯而不敢告知世界。秘密之所以是秘密,在於他一旦公諸於世,就不再是秘密。

就是因為這種特性,所以世人都特別喜愛探求其他人的秘密,或者用一個比較簡單的詞語來說,就是世人都愛八卦,尤其愛八卦公眾人物的事情。明明是屬於私人事件的,一句「公眾利益」,就可以冠冕堂皇地去肆意挖掘,即使當事人已經禮貌地說不,但還是會不停追訪,直至惹得怒髮衝冠,便可以大條道理說人家「發老脾」。

但,秘密也可能成為拉攏別人的武器。看過一些所謂人際關係的書,說如果兩個人分享了一個其他人不知道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會成為這兩個人之間的連線,有了這個秘密,兩人就會建立起某種無形的親密感。所以,有心人就可以用這一點,以不同的秘密來跟其他人建立關係,令自己得益。

有能說的秘密的嗎?有的話,大概那就不是秘密了。所以,我一直都很奇怪,當人家說那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時,那個到底還算是秘密嗎?要是算,那為何還可以公開?大概,想深一層,所謂公開的秘密,就只是不能在當事人面前說的事,僅此而已。

星期三, 10月 10, 2012

揭報紙

你有多久沒試過從一份報紙的A1版開始,揭到E16副刊版的尾?

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天都要讀好幾份的報紙。但現代化的工作與工序下,一般都只靠網上剪報系統,亦即WISER來讀精選新聞。這樣讀的好處是很快就可以知道每份報章的頭條和社評,加上系統自動精選與行業相關的新聞來讀,每天早上只消大約十五分鐘,就可以把要知道的新聞有個大概的理解。當然,若要更理解事情的脈絡,或者不同持份者的見解,還是要細閱每一份報章,看看他們的不同角度,以及訪問的不同人物等等,才可勉強拼湊出一幅較為完整的圖畫。

不過,有時間的話,我會更喜歡把報紙親自翻一次。因為報章標題的擺放,大小,圖片的編輯排版,是要靠親手把報紙翻到那一版,親眼看一遍才會有所感覺的。有時候看編輯把不同新聞放在一起的拼貼,表格圖像的表達,還有放在一邊的SIDEBAR故事,更加使人對那宗新聞有更深的體會。

更愛看的,是報紙不同版面的廣告,是要自己翻報紙才可以看到的廣告。看到設計精美的廣告,會忍不住多看兩眼;看廣告擺放在不應該擺放的版面,會暗自責罵負責廣告的太沒有政治敏感度;最喜愛看的分類小廣告,就更加讓人驚嘆,如何能在比劏房還要小的位置中,寫下彷彿無窮無盡的資訊。

我相信,在資訊爆炸的今天,在即時新聞充斥網絡的今天,一班報人還堅持每日工作至夜半三更,美工同僚依然執著地為報頭一次又一次改版,編輯們為如何起個好標題而興奮,如何設計出一個好頭版來吸引你為他而放下六個大洋......這些都是令人感動而肅然起敬的事。

所以,每次看見自己揭過報紙後,十根指頭沾上了油墨和印刷氣味後,心中總會油然散出一種滿足和快樂之意。所以,可以的話,我還是會買一份報紙,一盅兩件,慢慢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