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施政報告公佈之後,我們的特首就一直處於捱打狀態。本來打算用來當作最強武器的工廈活化,以及中環新地貌等等措施,都沒有被輿論及各界好好討論;反而一顆小小的慳電膽,卻讓特首與他的姻親陷於尷尬之地。
再接下來,特首弟婦的雷曼索償,更讓嗜血的傳媒狠狠地多踩一腳,讓本來已經傷痕累累的特首再添新患。倒也因為特首的事太過聚焦,讓一些本可能引起風波的事情,好像紀錄部隊薪級點調整,以及任命新副局長等,變得大致平淡。
從戰略角度上看,要把特首這條小風波平息,辦法有幾種:
(一)親自詳細解畫,資料要詳盡得讓傳媒與公眾都無法消化,無意追究及無從追問,但亦可能會讓自己泥足深陷;
(二)拿出另外一些反對派更關心的、更大的議題,轉移視線,例如快刀斬亂麻地推出新一輪普選諮詢方案,但亦可能會背負起更重更大的罪名;
(三)默不作聲,不加回應,讓風波消弭於洪海之中,但亦可能有鍥而不捨的有心人繼續興波作浪;
(四)效法小馬哥當時涉嫌國務機要費案的做法,詳細列明委婉後,捐贈雙倍涉及金額予慈善機關,但亦可能予人「無事獻殷勤」之口實,亦未必適用於性格剛毅之特首;
(五)優化政策,取消加電費來換取慳電膽之舉,又或者擴大優惠券適用範圍,令更多商戶得享此環保政策,或提供誘因,讓市民以廢紙廢罐換取那慳電膽現金券,但亦可能涉及太多行政費用,亦會給予反對派搶分之機。
德政或苛政,良策或愚策,有時只一線之隔。讓處理不當,思慮不周,反噬之力足以摧毀所有努力。當然,傳媒的推波助瀾,政治人物的順水推舟,亦有一定責任。只是,我們都應該努力,共同協作,勿讓有利於市民的政策,埋沒於謾罵與攻訐之中,消失於有心人的設計與無知者的附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