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月 28, 2014

強風吹拂

好友B傳來了一篇來自主場新聞的文章,原來是師兄C所寫的一篇文章,內容有關日本一個歷史悠久的校際長跑比賽。文章提醒了自己,到底是為甚麼開始跑步。

我跑得不算好,甚至有一次跟好友B一起跑步時,他會說我的跑姿不對,提腿的角度不好,上身應該要向前俯衝少許,這樣可以節省一點力...這些都是他告訴我的。我也跑得不夠認真,常常說要練跑,但每次只跑了四、五公里便放棄了,根本談不上可以提升實力。不過,我們跑步,到底是否只為了變得更快?

師兄C所寫的那個比賽,有一個日本作家用了來作題材,寫了「強風吹拂」這本書,當中當然充滿了勵志的成份,有點像男兒當入樽當中的湘北隊,又或者WHISTLE當中主角風祭所處的球隊般,縱然實力不如人,但也可以憑著一股信念,一路讓自己變強。

對,跑步就是要讓自己變得更強。蔡東豪說過,長跑的人每分鐘都在計算,計算自己還可以撐得多久,何時要放棄。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強,才能夠對自己的計算更加準確,知道何時可以繼續向前衝,何時該退後,甚至離開。讓自己變強,才能不逞強,才能不勉強。

每次穿上運動鞋,踏到運動場上,開始時總是步履輕盈,覺得自己接近要飛起了。慢慢地身體變重,腳提不起了,呼吸越來越急促了,卻不知道這時才是真正考驗,只要過得了,就是令自己變得更強的時間了。這時的自己,應該要拿出自己的倔強,逆風的方向,最適合飛翔,繼續撐下去,讓自己變得更強,也能讓自己知道自己到底能有多強。

強風吹拂,這名改得真好。每次自己測試自己能有多強後,在場上散步COOL DOWN時,涼風吹拂而過,是最讓人舒泰愜意的時刻。對,讓強風繼續吹拂,讓我們一起攜手變得更強。

星期日, 2月 23, 2014

快樂

關於快樂,大家都有不同的定義,也有不同的期盼。

有人希望快樂是GOOGLE的答案,唾手可得,一找即有,隨時隨地,毫無難度。可惜,就算萬能如GOOGLE大神,也未能給予快樂的答案。若你有試過在GOOGLE尋找過「快樂」,第一個尋找的結果是維基百科的解釋,當中是如此描述的:「快樂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一種能表現出愉悅心理狀態的情緒。而且常見的成因包括感到對健康、安全、愛情等之滿足。 快樂最常見的表達方式就是笑。通常我們認為達到快樂,是需要積極工作和愛。」只可惜,他沒有告知如何能夠得到滿足。

有人希望快樂是一個目的地,只要攤開地圖,就能知道快樂的路徑。可惜,就算快樂真的能在地圖上找到,我們大都不知道自己現在身處的位置,也不知道自己的方向,連該往那邊走都不知,又如何能夠到達彼岸?

有人希望快樂是流行曲中的歌詞,旋律一起便會順口而溜,毫不費勁。可惜,有關快樂的歌詞,大多是失去快樂的,「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察覺」、「王子也很想快樂/靜待燕子結伴暢遊天國」,大概真的快樂的,就只有快樂頌的那幾句「快樂快樂/我們崇拜/榮耀上主愛之神」...

我在想,快樂是一種權利,還是一種義務?若是權利,則在悲傷不快之時,我還是有權去擁有快樂;若是義務,則我有責任去追尋快樂。也許兩者皆是,又也許兩者皆不是。也許,連快樂都要如此花力氣才能獲得,那會否是真正的快樂?

想得太複雜,或者太混亂了吧。不過,若你已經找到了快樂的方法,煩請不吝賜教。


星期一, 2月 17, 2014

十年

陳奕迅有一首歌,叫做「十年」,是「明年今日」的國語版,很是喜歡。當中最吸引的歌詞,是那一句:「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我們還是一樣。」

柴九哥有句名句,叫「人生有幾多個十年」,說得多痛快。十年嘛,好像很長久的時間,卻也只不過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勾起這個有關十年的浮想聯翩的,是舊戰友在面書上載了舊東家的十年長期服務金牌。一直覺得,要在同一個地點工作十年,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呀。十年間,肯定會有高低起跌,得意過,失意過,享受過與好同事的美好時光,也遭受過跟壞同事的難捱時刻。十年,對一間企業或公司來說,可以發展一日千里,也可以原地踏步。十年,與自己共事的同事可能已經轉過了幾轉,留下來繼續作戰的,大概能成為真正的戰友了吧。

十年,也是一個回顧的好時候。最近面書適逢迎接自己的十周年,推出了一個新功能,讓系統自動產生出一條有關你自己的短片,從你初初登記成為面書會員,到一路成長,選擇最多人談論的相片,最多人讚好的照片,短短一分鐘,彷彿為自己的黃金十年來一次極速回顧。當然,有很多朋友都說,其實系統選出來的,未必是自己最重要的經歷,不過配上了動聽的音樂,看似美妙的剪接,就讓整件事變得有趣了。

至於我呢?十年前剛開始來到社會工作,還在每天戰戰競競的,探索著到底該怎麼做好自己的工作,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勝任。不過,當時的信念是既然對方都願意選擇你來做這樣的一個工作,那自己就應該相信對方的判斷,確信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好。到了今天,我還是抱著相同的理念,來應付一次又一次的未知挑戰。

共勉之吧,下一個黃金十年,正等待我們呢。

星期三, 2月 12, 2014

活現香港

好友P在過往一年與幾個同道好友們,創辦了一個名為「活現香港」(Walk in Hong Kong)的企業,專門為團友們介紹香港鮮為人知的一面。本質上,他們做的也許跟旅行團沒有兩樣,都是有一個領隊,帶著十來二十個團友們,一起在某個預設的景點裡遊走,導遊會介紹景點,訴說著背後的故事。也許不同的,就是好友P不會帶他們去指定的店舖購物,然後抽取佣金。

不,當然是說笑罷了,豈會如此簡單?他們所帶領的團,所參觀的地方,都不是一般的旅遊景點,又或者,他們會發掘這些大家也許耳熟能詳,甚至每天都會經過數十遍的地方背後的故事。他們不以地域劃分,反以特別的主題作招徠,包括會尋覓香港的氣味,從而揭示香港何以為「香」的典故;會到西環尋找那些失落的城市傳聞;到大澳尋找漁村中的隱世小店;又或者到油麻地重溫六七暴動的見證與遺跡等等。

其實這類LOCAL TOUR在外國城市的旅遊中很流行,這對認識該城市的歷史和演變很有幫助。奈何香港一直沒有一些很組織化、具規模的本地團,讓來自各方的友好可以一眾。好友P本身是個熱愛旅遊的人,他能夠把熱情化作事業,尋找本土中的各種歷史,公諸同好,委實難得。

若你也有興趣,可以到http://www.walkin.hk參考一下他們的行程,又或者推介給你們的親朋好友,一起來發掘香港失去的寶藏!

星期一, 2月 10, 2014

棉花

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個賣棉花的人,一路收集各地找到的好棉花,把自己填得滿滿的,滿心歡喜地打算走到家鄉,把棉花賣個好價錢。

在回家的路上,他經過一條河。河水其實很淺,所以都沒有橋,他只要澗水而行,就可以走過去。本來,棉花都打包得好好的,滴水不進。不過,意外就是意料之外,包裝上破了一個小洞。於是,河水便慢慢地滲到棉花之中,越變越重,甚至把他整個人也拖下去了。

其實,他只要把棉花棄掉一點,然後把整包棉花托到頭上,就可以過河了。只是,他不捨得一路而拾來的棉花,不忍心捨棄,結果越變越重,越來越辛苦,甚至拖著自己,就只差一點就要整個人沉下去了。

內心的交戰使他很糾結。「放下吧,只有把這些棉花都放下,才能向前走呀。」「不行,這可是一路辛苦地收集的,現在放棄豈非白費心機?」「不放下的話你可會淹死的呀!」「要不回頭吧,可能轉個路,未必需要過河呢。」「算吧,再向前行,也許會有其他的棉花,質量更好的也說不定呀。」彷似幾十個分身不斷發聲,使他快要瘋掉了。

就這樣混亂之中,猶豫的他就一直沉下去,到他願意放棄棉花的時候,他的其他衣服、行裝,都已經全沾濕而拖他下去了,已經不是棉花的問題了。

當心中開出一朵花,但願那不是棉花吧。要是註定只能開出棉花,那唯有不讓自己趕那幾趟水好了。

星期一, 2月 03, 2014

型格

也來談談所謂型格。

型者,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英文的MODEL,型號是也。有型者,會被大家當作ROLE MODEL,認為外表上應該要做到這種,才算是模範。型不同於「俊朗」,或者「靚仔」,型是一種走出來的感覺,是能在遠遠望見就已經能夠讓人感到的氣場,走得太近,反而會看不清楚所謂的型的本意。型者,未必衣冠楚楚,也未必五管標緻,但一舉手一投足,自有一足味道,讓人懾服,讓人目不轉睛。

型是不分男女的,不分高矮肥瘦,只要是型的,自有一股氣場。型人們都有著澎湃的自信,彷彿眾人皆醉我獨醒,自有一套是非美醜的價值觀,並會堅守不悖,忠於自我。型人大都不是善男信女,並不表示他們都難以相處,只是他們都有自我的風采,不容易輕易模仿。要變型是個十分困難的事,因為除了對外貌上有所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對自身的修養,讓自己散發出一種光芒,也許是燦爛得讓人炫目,也可以是和煦得使人感到溫暖。

所謂一格,必須有邊框,有其規範,不能不著邊際,或是說俗一點的「吊吊揈」。邊框不代表設限,也許說準確一點是有其底線,有其原則。格者,通常皆說為「方格」,有所謂「外圓內方」者,即使從外看來是如何的圓滑,內裡均有其方寸,才能樹出一格。君不見所謂的「品格」,「人格」,均有格調所支援,才能立品,才能成人。我更相信,型格者都有幾句格言傍身,不時勉勵自己,鞭策向上。

要成為型格代表,需要下的功夫可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