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二零一零年,第一篇本想寫一些較輕鬆的事,例如我們一班中學好友每年元旦指定的籃球聚會,例如和家人們去國明的新桌球室切磋較量的愉快時光,例如對新一年的期盼和計劃等等...但,回到家中,看到新聞,說一班遊行人士衝擊中聯辦的新聞,卻又忍不住先寫寫對這件事的看法和感受。
在FACEBOOK上己經表明了自己的感受:「要前進,不要激進;要遊行,不要強行;要行動,不要騷動;要理性,不要任性;要毅力,不要暴力;要熱情,不要煽情。」我很明白衝突、混亂、推撞等等都是傳媒喜愛的素材,只要一宗新聞有這些元素,就很容易獲得編輯的青睞,從而讓背後所要訴說的訊息得到廣播。友人更舉出了零六年世貿會議時韓農的表現,說明有系統、有組織的衝突的確可以教人動容。但,沒有組織的衝突呢?沒有系統的推撞呢?就只會成為別人指摘擾亂公眾秩序的理據,成為大眾又一次加深對年輕人有勇無謀的印象。
要得到公眾關注議題,要得到傳媒報道,要有好「畫面」,其實有很多方法。以這一次為例,既然大家都知道訴求是爭取雙普選,倒不如大家用最有秩序的方法,在中聯辦面前放下大票箱,要求遊行人士一人一票地投出心中的想法和訴求,切合主題又能有畫面可播,這樣大眾能容易接收信息,警方又不會大為緊張,為何一定要用肢體碰撞?
有人說這一次是所謂「八十後」的年青人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的表現。八十後擅於用網絡動員,用電腦印製各種宣傳品,用創意創作新穎有趣口號和抗議計劃,這些都令人鼓舞。事實上,社會的確需要有思想有動力的年輕人,去接社會運動的棒,薪火相傳,讓大眾繼續關心社會事務。不過,要成功推進社會運動,除了創意、活力和動員能力,還要好好的計劃,細心思想如何有效地把訊息準確地傳給公眾知道,也許更重要的,是思索如何能夠有效地打動當權者或有影響力的人,這樣才算是有效的社運。
說到「八十後」,今年將會是我們這班八十後的人中,開始踏入三十歲的一年。於是,身邊的朋友開始籌備結婚,周末的活動由行街和唱K變成睇樓或到朋友家中聚會;畢業後沒轉工的開始成為管理層,轉了工的也找到了或被迫找到了發展的方向,也有的開始厭倦了工作要找新的刺激,有的要在三十歲限期前申請Working holiday...彷彿三十歲是一個大限。我想這一年應該會有不少傳媒雜誌,以「八十後」Crossover「三十歲」這個題材來大做文章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