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月 12, 2010

是八十後,但又如何?

那一天好友C問,你是「八十後」嗎?我說,年紀上是,心態上不知道算不算。他說,也許趁現在有點空閒,寫一點有關「八十後」的東西吧。當時的我一口答應,但想著想著,卻又發現有點難於開筆。

我該怎樣寫?

關於「八十後」的事,我想你跟我一樣,這陣子都看得聽得太多了。而你都應該知道,所謂的「八十後」,是在去年的六四二十周年紀念前後,一群年輕人組成「80後六四文化祭」開始,然後慢慢在香港流行起這個發源於內地的詞語。我們都愛把在一九八零至一九八九年之間出生的人歸納在一起,成為一堆叫做「八十後」的團體,而事實上這個團體跟世界上任何一個團體一樣,當中的成員是有各自獨特的面孔和性格的。

於是問題便出現了:每當人家說「八十後」如何如何的時候,總會有人走出來說:「我可不是這樣的!」然後,討論的焦點就會從探求事件本身,轉移到分析「八十後」的年輕人為何會有這樣的取態或行動。明明是要釋放劉曉波,卻變成衝擊中聯辦的行為分析;明明是要反對高鐵撥款申請粗疏,卻變成年輕人為何要進行「快樂抗爭」。

但事實是,連一眾所謂「八十後」抗爭的代表,都多次闡明其實自己不代表「八十後」。陳巧文說他們只是一群「自發的網民」,一起為著個別議題而走在一起,共同奮鬥,誰也不代表誰。

其實大家都明白,有時候傳媒的確要負上責任。「分類」,「歸邊」,「陣營」,「籠統」等都是傳媒慣用的手法,目的是要令新聞易讀易明,易於表達,也容易構成「對立」,「不同」,「衝突」,「抗爭」等等富有新聞價值的場面。要是每次都用「一群自發參加抗爭聚會的網民」來代替「八十後示威者」,既累贅又煩瑣。其次,現在積極參與社運的這一群,又的確以「八十後」為主,「七十後」的也許為家庭為事業奮鬥中,「九十後」的也許正在課室裡或球場上燃燒青春,只有「八十後」的初出茅廬,負擔不多,才能勇往直前,無畏無懼,走在抗爭最前線。

既然如此,那麼每當看見「八十後」如何如何之時,我們都不必對號入座,挑動神經;我們應該理性思考,到底當中所揭示的,是那一群人的那一種取態;更重要的,是要細想這些抗爭背後所要帶出的訊息,到底是言之成物,抑或是空穴來風。我們亦都不必強行為「八十後」來一些甚麼分析解構拆局之類的,需知道我們被編在「八十後」這一類別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我們都在這十年間出生。也許我們有一點相同之處,例如我們都經歷過學能測驗,我們也許都一起在高考讀過「人生的意義」,但未必每件事都有相同取態,未必每一個人都有同一張臉。

所以,要我寫「八十後」的文章,這一刻,我實在寫不出一個大概。因為我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誰也不代表誰,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這,也許又是所謂「八十後」的另一個寫照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