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1月 21, 2008

目送

有些書的結尾,你會捨不得看,捨不得碰,因為你怕看過碰過之後,就再也沒有「然後」。

對,有點像食神當中的家燕姐,望著那碗黯然銷魂飯,慨歎為甚麼要讓她遇上這樣的叉燒飯一般,以後遇不上該怎麼辦。

說遠了一點。這幾天在做我的book review,寫Journalism and Democracy,寫得發慌,拿起了龍應台教授的「目送」。這本書是我在快要出發來英國前,特意走到書局買的幾本書之一,因為生怕在這邊沒書好看,於是儲定一點存貨,以備不時之需。不看則已,一發,不可收拾,倒像是在替這本書做一個book review似的。

龍教授的文字,向來令人感動,令人反思。新作於二零零四年其實已經完稿,但在二零零八年,事隔四年之後才付諸修訂發行。書中寫的散文,記錄下她與她的孩子們,以及她和她的父母之間的點點滴滴,還有一些生活的觀察,個人的感受。其中最尾的一章,記下了她父親最後的日子,是怎樣過的,教人看得眼濕濕。

她說過:「是最後的時刻了嗎?是要分手的時刻了嗎?老天,你為甚麼沒教過我這生死的一課?你甚麼都教了我,卻竟然略過這最基本、最重大的一課?」龍教授以她的筆觸,記下了自己在父親將要離開的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從不捨到釋懷,從揪心到放手,從無奈到看破,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

當我看到最後的兩篇散文時,我停住了,我不再看下去。

就如一個首尾呼應般,第一篇,她說了那個目送她兒子上學,然後兒子對她說「不必送」的故事。「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於是,我今天在趕功課的同時,打了個電話回家,閒談了家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