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7月 27, 2013

新加坡美食遊.老巴剎串燒

吃過海南雞飯,那天本來是打算到萊佛士酒店,去試一下那杯被譽為新加坡國飲的Sling到底有多厲害。不過,不知是飯氣攻心使人失去方向感,又或是天氣太熱令人頭昏腦脹,竟然以為萊佛士酒店是在Raffles Place下車(事後才發現應該是在City Hall下車才對),一出閘才發覺為何如此冷清?錯有錯著,旅遊時不應計較太多,倒不如順路而行,看看沿途風光,有時更會有意外收獲。

這次也不例外。轉了幾圈,走過幾條街後,突然發現前方有一座古老建築,一座矮房子在對面馬路出現。走過去才發現,這個地方叫作「老巴剎」,當年是新加坡第一個漁市場,現在則改建成為新加坡唯一的24小時熟食中心。當時去到是晚上七時多,但內裡開的店舖卻只有大概四成左右,心想這個熟食中心也未免來得太不受歡迎了吧?本想坐下進餐的,見到不太熱閙的情景,暫且再走走看看。

怎料其實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來老巴剎最吸引人的,是轉角那條「沙嗲街」。一轉進去就已經被那股強烈沙嗲香氣所吸引,不,正確點應該是「牽引」著,身軀不由自主地坐在露天的大牌檔之中。點了幾串雞肉、幾串牛肉、幾串燒烤蝦,一邊啖著美味沙嗲,一邊喝著啤酒,伴著柔柔的晚風,確是人生快事!只可惜眼闊肚窄,吃了大概二十串沙嗲,就已經無力再戰其他香氣撲鼻的小炒王了。下次若有緣再造訪,一定要試一下其他美味的東西!


星期一, 7月 22, 2013

新加坡美食遊.海南雞飯(二)

上回說到試了大概是全新加坡最昂貴的一碟海南雞飯,當然,要嚐嚐地道熟食中心的海南雞飯,比較一下。

2、天天海南雞飯,麥士維熟食中心

在尋找這家有名的海南雞飯的路其實絕不平坦。第一次去到熟食中心,竟然摸門釘,店子關門了。還好住的地方在牛車水附近,未至於要長途跋涉的去熟食中心,否則真的「人都癲」。結果第一次去的時候試了另外一家忘了名字的海南雞飯,其實也都不錯。不過,當我第二次造訪熟食中心的時候,才發現天外有天,飯外有飯。

聽說在任何時候到天天,都會見到排長龍的情況,我當然也不例外。我去到的時候已經有五、六個人在排隊了,在我前兩個的是本地大叔和鄰居大媽,後面的是背包客同胞,再之後是兩個韓國美少女,拿著旅遊書在研究雞飯,真令人有衝上前助她們一臂之力的衝動。不過,還是海南雞香比較吸引。

點了一份雞腿飯,咬下去的油香使人動容。雞肉嫩滑,飯香徘徊在齒頰之中,就算不點黑醬油也已經足夠美味。個人覺得最畫龍點睛的是那一碗微溫的雞湯,不太油,卻使你在吃完那一碗油飯後帶來一點滿足感。我想這是讓我停止「追飯」的好幫手,要不我已經要encore多幾碟了。

順帶一提,熟食市場的飲品檔所賣的青檸汁很好喝,完全有消暑的功效,不怕的可以喝一杯蜂蜜苦瓜汁,苦中帶甜,又清熱氣,誠意推介。


星期五, 7月 19, 2013

新加坡美食遊.海南雞飯(一)

六月,到了新加坡幾天,了解這個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風土人情之外。看過我之前寫的台北和曼谷美食遊,都知道美食在我的行程中也佔了相當重要的一部份。所謂衣食住行,若旅行食得不好,又或者像是以往當窮苦學生背包客於四處浪蕩時只能以麵包白開水充飢,對旅程的感受必定大打折扣。所以,書局中的旅遊書,必定會介紹當地的美食,好讓各老饕能食遍全世界。

這次到新加坡旅行,朋友們在出發之前已經奉上建議,說要試一下當地最有名的海南雞飯,並提供了幾家店讓我參考。作為一個喜歡食雞的人,當然會試試,結果在新加坡六天,食了四頓各自不同地方的海南雞飯。

相較泰國的海南雞飯,新加坡的雞來的胖一點,至少你可以選擇雞腿肉,泰國的普遍只有雞胸,連雞腿都是瘦瘦的,但新加坡的飯則來得有咬勁一點,份量就跟泰國的差不多,價錢則因地而異,我食過三塊多坡幣的,也食過接收三十塊玻幣的,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下:

1、Chatterbox, Mandarin Orchard Hotel

旅遊書中都有介紹這家聽說是新加坡海南雞飯的發源地,說是大約百多年前有位海南人來到新加坡,把海南文昌雞的做法帶到新加坡,並在這裡開始發揚光大,到今天成為了這家五星級酒店的招牌菜。於是,特意預訂了入住這一家酒店,在入住前先嚐一個海南雞飯。就如相中所見,海南雞飯賣相很好,雞的份量比其他地方的也來得要多。不過,吃下去則略嫌有點太瘦,黑醬油也顯得有點無力,沒有其他熟食市場的來得洋溢。以一店二十七元坡幣(還未計7%的稅),感覺有點不值。不過,到五星級酒店進餐,從來都是吃環境,吃服務,所以,當我的這頓海南雞飯午餐,添上了身後坐著的強國女士不停投訴聲後,便變得更加的物不所值了。

為免全文太長,下篇繼續寫我的新加坡美食遊。


星期日, 7月 14, 2013

旅遊

幾年前赴笈英倫之時,曾寫過一篇有關旅行的意義的博文。當時在想,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既然身在外地,更加應該好好的遊歷一下,才不枉千里迢迢的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於是,那一年,我去了十多個國家,足跡北至北極圈內的Tromso,南至非洲大陸的Essaouira,那一年真的過得很愜意。

回港工作後,實在繁忙,加上不像在外國時那般自由自在,說走就走,外遊的時間確實少了。對我來說,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重新探索自己的機會。去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聽著平常不常聽的語言,看著別人的做法,自然會與自身一直存在的價值做比較,這樣也就迫使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相信的東西,從而使自己更進步。

想深一點,人生這趟旅途,不也一樣嗎?離開熟悉的家走出去,在旅途上遇見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從溝通和交流中,使自己思考自身的價值,去蕪存菁,或者把別人美好的事情融為己用,影響別人,互相進步。這大概就是旅行的更深層意義。

當然,大部份人所認同的旅行意義,包括食、玩、買,我也是相當認同的,加上我的工作,不離開香港的話,恐怕是不可能達到真正的休息。再者,與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結伴到外地大吃大喝,大玩一番,更是讓人興奮莫名的美事。

這篇博文寫在我準備到新加坡的凌晨,到現在從新加坡回來了,就讓我慢慢把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寫下,讓自己留個記憶。

星期日, 7月 07, 2013

黑臉白臉

年輕的小伙子受唆使下幹了壞事,被警察帶回了拘留所。獨自關押了一會之後,兩個兇神惡煞的大塊頭警官走入房中,對小伙子大聲呼喝,恐嚇要對小伙子施加酷刑,迫他乖乖就範,把幕後大佬供出來,否則就有他好受。小伙子只懂感到害怕,卻一直記著大佬的訓話,擔心自己的家人會遭遇不測,寧願自己一個人扛下所有罪名,反正大佬說過會妥善安排一切後事。大塊頭警官一輪恐嚇後,說要到外面拿鎚子、拳套和電話簿等迫供三寶,準備大刑侍候。

過了一會,囚室大門打開,進來的是一個和顏悅色、戴著幼框眼鏡的高級警官,手中拿著一杯剛泡好的熱巧克力。他向小伙子遞上熱飲,先說聲不好意思,說剛才的兩個大塊頭警官剛輸了賽馬投注,心情差劣,加上脾氣暴噪,所以才有如此恐嚇。警官然後好言勸慰小伙子,說你另外兩個一同抓來的同伴已經招了,其實已經有足夠證據指證大佬,所以你不招也沒所謂,不過如果招了,可以為小伙子向法官求情。至於家人,警方自會有安排,叫小伙子不必擔心。此時大塊頭警官剛好拿到迫供三寶,怒氣騰騰的殺入囚室,大呼要迫供。小伙子權衡了一下,也就心軟,向警官一五一十道出原委。

很熟悉的情節,對吧?其實如果你有看過十幾年前很火紅的電視劇「包青天」,當中也不乏這樣的情節。先以狗頭鍘侍候,把被告人嚇個半死,再動之以情,溫柔地與他分析利害,被告人就會乖乖招認一切。

所有有關談判技巧的書中都有教授這種手法,他們稱之為「黑臉白臉」(Black face white face),又或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好人醜人」。出場次序不可以調轉,黑臉一定是先出場的,用來震懾人心,之後白臉就會出來安撫一切,使人折服。

黑臉白臉若運用得宜,可以用於很多方面。父母教導子女,一個嚴厲,一個親切,雙管齊下,才能相得益彰;管理下屬,一個高要求,另一個打成一片,才能迫使整體有所成長。不過,做黑臉的,也必須要有被討厭的心理準備,大概誰也不喜歡被罵、被指責。

如果給你選擇,你會想做黑臉,還是做白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