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12, 2009

主播,到底是甚麼?

看到報道,在年初進行過大裁員的亞視新聞,又再重新招請主播和記者,吸引了數百人前往應徵。同樣的情況,我也經歷過。

那是六年前的春天。

也許你已經聽過我的這個故事。當年香港正被沙士侵襲,美國又向伊拉克出兵,經濟環境很差,人心惶惶。當時的我正在大學最後一年,計劃著前路,主力是找有關資訊科技的工作,同時間,也向傳媒機構寄出求職信,因為我除了主修電腦外,還副修了新聞及傳播。也許是天意使然,向IT公司寄出了超過二十封求職信,全部音訊杳然;反而得到了無綫與有線兩家傳媒的垂青,得到面試機會。結果最後,加入了有線新聞,一做便是五年。

幾年工作期間,常常問自己幾個問題:怎樣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得更好?到底主播是份怎麼樣的工作?行外人當然會對這個工作有著無限幻想,以為主播們像是藝人一樣,可以上電視,工作有趣,又有意思;而行內人亦有不少想坐上主播檯,讓鎂光燈照耀在自己身上,享受著各界羨慕的眼光。又或者,他們都以為主播是一份舒服的工作,只是照著字幕機,一字不漏地把新聞讀出來便可,既不用日曬雨淋,又不用在槍林彈雨中衝,何其悠哉。

可是我從來都不是這樣想。

我心目中一個好的主播,是可以掌握到所有崗位的工作程序,清楚知道電視新聞的流程,知道新聞的重點,從而可以當個最後的把關人,把必要的新聞資訊清楚無誤地告訴觀眾。所以,他可以在現場直播時知道甚麼是重點,可以在訪問時一針見血,可以在出錯時反應敏捷地處理好,可以在突發事件時知道往哪裡尋找最新消息,可以有膽量拒絕編輯們無理的要求。而我,覺得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得不好。這亦促成了我決定繼續進修的原因。我希望在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之後,可以令自己的新聞報道更加精彩。

電視新聞的其他崗位都有其重要性:記者要在現場掌握資訊,發掘新聞材料,揭露社會真相;翻譯要把外電轉化成觀眾們都聽得懂的故事;編輯們決定新聞事件的重要性,然後排出先後次序以及故事多寡;攝影、工程、剪片和導播等都是電視新聞中看不見的英雄。主播呢?曾想過如果故事中的敘述足夠,把新聞報道中的主播拿走,是絕對可以的。以此邏輯,主播除了以上所說的要點外,應當要做到可以有起承轉合的作用,把新聞故事串連起來,還要肩負起使整個新聞卡士順利地完成的責任,這樣才不負「船錨」(ANCHOR)的稱號。

不過,在新聞娛樂化的這個世代,大眾都只關注於主播的化粧服飾,只要求能否引起話題,而忘卻了一些最基本的價值。以往要求的字正腔圓,表達能力強,臨危不亂,慢慢地消失得無影無蹤。加上互聯網的發達,要得到新聞資訊,上網幾個按鍵便已經得到,又會有幾多人願意花半小時坐在電視機面前,細心聽主播的報道?越想下去,就會令人懷疑在十多年前,因為二十四小時新聞頻道出現而衍生的全職主播,到底能否繼續發展下去。

主播,到底應該是甚麼?

沒有留言: